导航

严小龙

发布者: 来源:36365线路检测中心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30日 点击: 分享:

严小龙,36365线路检测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本科论文答辩前评审专家和抽检评审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县域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湖南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党的“三农”工作,研究范围涵盖中国式现代化、农村土地确权、城乡土地同权、土地制度改革、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国家治理、乡村治理、党的建设、农村党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方面。

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等各类项目10余项。在校定一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马克思主义研究》1篇,《马克思主义与现实》3篇,《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5篇。在校定二类刊物如《中国土地科学》、CSSCI刊物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求索》《湖南社会科学》、CCJGD刊物如《农业现代化研究》、重要报刊如《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中国人口报》等各类刊物和媒体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理论文章和调查报告等100余篇,已出版学术著作4部,筹划出版学术著作2部。

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地确权的社会均衡及其规制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6BSH024)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关系重塑中的土地产权同权化及其社会行动研究”(项目编号:21BSH013)

二、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

1、严小龙著:农地确权社会均衡及其规制治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

2、严小龙著:振兴中的村域中国:本色访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

3、严小龙著:“两个反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三、在校定一类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

1、严小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和历史经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03):145-151.

2、严小龙.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四维结构特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 (06):162-166.

3、严小龙,严驰洋.乡村振兴战略下土地确权的实践形式和优化路径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06):101-108+202.

4、严小龙.中国农村社会的结构特征及其逻辑演绎与应对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04):123-127.

5、严小龙.中国共产党对待农民的若干历史经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03):80-83.

6、严小龙.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的评价标准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05):86-89.

7、严小龙.近年来关于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03):190-192.

8、严小龙.中国共产党村级组织建设科学化的衡量标准与评价体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06):91-97.

9、谢俊贵,严小龙.马克思社会学思想的理论支点与逻辑结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02):125-128.

曾为中共中央编译局政治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党的“三农”工作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比较擅长从多学科交融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了以学术专著、研究报告、系列学术论文、大量研究资料以及与此相连的长期研究经历为突出表征的深厚学术积累,且力图使这种学术积累向着形成学术体系的方向发展;在出版的相关著作和发表的有关论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建言,反映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独特的视角性和显著的前沿性。

许多学术概括、学术观点和学术建言,有着服务国家战略的针对性和社会影响力。例如最早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概括为“两个反哺”,最早将农村留守人口形象地称为“803861部队”或“386199部队”等等。早先提出的一些观点和建言,例如“城乡一体化全面发展”、“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等,与后来中央出台的一些大政方针极为相似。首次提出包干到户与包产到户的制度性区别,包干到户对解体人民公社、启动农村改革和启发城市改革的历史性作用,以及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价值。近年来提出土地确权是乡村振兴的产权制度基础;土地确权可分为“物理确权”和“心理确权”两种类型;土地确权主要有“个体化+确权确地不确股”、“合作化+确权确地不确股”、“集体化+确权不确地不确股”、“集体化+确权确股不确地”四种实践形式;提出承包地“三权分置”下的“三确三跟”路线,建议把“有偿生增”作为股权流转市场化的突破模式,等等,已引起学界同行关注和有关部门重视。

上一条:杨小云

下一条:周小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