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怎么玩
gupiaozenmewan.com

任泽平点评1月全面降准:全面降准 你让猪怎么想?

来源:泽平宏观作者: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贺晨  石玲玲  刘宸  王孟嫫事件2020年1月1日,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解读一、核心观点:猪没挡住降息,也没挡住降准。1月1日央行全面降准,利好经济,利好市场。新年伊始降准,说明宏观政策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我们在市场充满争议的时候,前瞻性鲜明提出:“经济形势严峻”、“拿掉猪以后都是通缩”、“不能为了一头猪牺牲整个国民经济”、“该降息了”、“该降准了”、“该出手了”。在这次大讨论中,此前有观点认为由于猪通胀应该收紧货币政策。现在央行在连续降息以后,再度全面降准,你让猪怎么看?你让猪怎么想?你让猪以后还怎么混?2020,猪多精彩,预见得见!拿走,不谢!我们认为,每个阶段的宏观经济形势都有一个主要矛盾,要抓主要矛盾,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关键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拿掉猪以后都是通缩”,“不能为了一头猪牺牲整个国民经济”,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财政优于货币,货币政策的关键是宽信用。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1、此次降准略超市场预期,信号明显,央行指出新年伊始降准有利于对冲春节前现金需求,增加金融机构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从而更好引导民企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2、从目的来看,本次降准有四大原因:对冲年初流动性缺口;缓解LPR改革和贷款合约基准切换产生的银行净息差压力;降低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支持专项债配合财政发力稳增长。第一,1月逆回购、TMLF等货币政策工具到期、春节现金需求,流动性缺口较大,降准有助于释放资金缓解流动性压力,但流动性缺口仍需逆回购、MLF等填补。第二,LPR改革和贷款合约基准切换使降息具有非对称性,资产端利率下滑幅度超负债端,降准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缓解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第三,降准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LPR加点有望进一步压缩,带动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下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层面首次提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在PPI通缩实际利率上行的背景下尤为必要。第四,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提前,财政部已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今年1月2日起四川、河南和云南三省专项债将公开招标发行,基建投资加速将加大信贷需求。本轮降准释放资金、缓解准备金压力,有助于配合财政发力稳增长。3、从影响来看,此次降准将有利于稳增长、提振市场信心、利好股市,但对债市、通胀及汇率的影响有限。未来扭转“货币宽、信用紧”局面仍需更加丰富的财政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而言,降准将提振信心,引导资金支持民营经济和制造业,并能配合支持财政发力和基建增长,在财政货币发力、贸易摩擦暂缓和部分行业补库存的支撑下1季度经济有望短期企稳,2020年中再度面临下行压力。对通胀而言,在总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降准对通胀的影响有限,本轮CPI走高是超级猪周期引发的结构性通胀,环保限养、非洲猪瘟等供给侧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上半年因猪肉供需矛盾未根本缓解预计价格仍在高位带动CPI处于高位。对股票市场而言,当前贸易摩擦缓和、《证券法》修改、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上升到国家战略等带动风险偏好提升,经济短期暂时弱企稳改善边际企业利润,降准改善流动性降低利率提振股市信心。对债券市场而言,12月23日李克强总理讲话以来市场已普遍消化降准预期,叠加降准和基建发力有利于推动经济短期内暂时性企稳,在货币政策宽松的窗口下,本次降准对债市的影响有限。对汇率而言,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主要受到贸易摩擦的影响,当前贸易摩擦边际缓和,降准对人民币汇率影响不大,经济短期企稳的基本面因素和美元指数平稳的外部因素支撑人民币汇率。对房地产而言,降准不改“房住不炒”政策基调,但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叠加房地产调控政策回归中性有助于实现“三稳”目标。4、我们预计为弥补春节流动性缺口,降准后还应配合逆回购、MLF、TMLF等货币政策工具投放流动性。本次降准释放8000亿长期资金难以完全对冲1月流动性缺口。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在降准的基础上,未来央行会继续通过逆回购、MLF、TMLF等货币政策工具投放流动性,填补流动性缺口。同时,我们建议2020年货币政策进行正常的逆周期调节,不大水漫灌,该降准降准,该降息降息,通过小幅、高频、改革方式降息,辅以“量价并举”的方式,引导实际利率下行。中长期来看,还需要继续疏通利率的传导机制,改善流动性分层,消除所有制歧视,纠偏房地产融资过紧,对刚需和改善型需求给予重点保障,从宽货币转向宽信用。5、面对“应对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防止通胀预期发散”,货币当局把稳增长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精神。事实上,我们自2019年8月以来进入了“小步快跑”式的降息周期:730政治局会议释放“不一样的宽松”信号,8月17日央行推动LPR改革以降低实体经济利率,9月16日通过全面降准+定向降准投放基础货币9000亿。9月20日,央行LPR改革后迎来第二次报价,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LPR下降5个BP。11月5日央行调降MLF利率,11月18日央行4年来首次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11月20日下调1年期、5年期LPR利率报价,12月18日4年来首次下调14天逆回购利率。12月28日宣布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为LPR,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020年1月1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8000亿。6、预计中国经济将在2020年再下台阶,步入“5”时代。短期经济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需加强逆周期调节,财政、货币、汇率等政策协同发力,财政优于货币,货币优于汇率。长期矛盾是供给侧改革不到位、全要素生产率有待提高,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通过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开放释放微观主体活力,重振中国经济信心。7、近期经济形势走势和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再度验证了我们的前瞻性判断。2018年6月份数据出来以后,市场一片“经济企稳”“企稳回升”“超预期”的声音,我们发布震撼全市场的报告《充分估计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严峻性——全面解读6月经济金融数据》(2018年7月21日):近期的先行指标纷纷下滑,比如房地产销售、土地购置和资金来源回落,PMI订单和PMI出口订单下滑,一系列房地产融资收紧政策密集出台,而且经济金融结构正在趋于恶化。随后7月份经济金融数据全面回落。2018年7月份数据公布以后,市场仍然沉浸在“降息降准就是大水漫灌”的错误认识中(混淆了货币政策正常逆周期调节和货币超发的关系)。我们再度前瞻性呼吁《该降息了!——全面解读7月经济金融数据》(8月15日):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降息潮,汇率破“7”,核心CPI保持稳定,PPI负增长通缩企业实际利率上升,表明货币宽松的空间已经打开。我们呼吁《金融形势严峻,何时降息降准?——点评7月金融数据》(8月13日)中我们认为:7月社融、信贷、M2数据全面回落,宽货币到宽信用政策效果较差,原因无非是企业实际利率并未下降、流动性投放渠道收窄、资产价格低迷难以起到抵押放大器效应,社融领先实体经济和投资,意味着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随后8月17日央行通过LPR改革市场化降息,9月6日宣布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国务院强调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参考:8月18日《“降息”来了!——解读央行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9月7日《全面解读降准对经济、股市、债市、房市影响及展望》)。9月CPI“破3”后,市场普遍认为今年央行不会降息,部分观点甚至提出央行会加息对抗通胀。我们坚持认为《不是通胀,是通缩!——点评9月物价数据》(10月16日):猪肉价格运行的主要逻辑是猪周期自身,货币政策对猪周期和猪肉价格通常难以起到明显作用,无需担心货币政策宽松导致的猪价上涨,解决猪价上涨不是货币政策的问题,而是猪周期的猪肉供给问题;当前货币政策关注的重点应该是防止总需求过快下滑影响宏观经济稳定,不能因为一头猪制约财政货币政策稳增长,不能因为一头猪牺牲整个国民经济。在《迈向“5”时代——全面解读9月经济金融数据》(10月18日),我们再度呼吁:“当前,降息的时机已经成熟。”随后人民银行于11月5日调降MLF利率。11月份数据出来后,市场对是否应该“保6”争论较大,甚至还争论到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是多少。我们呼吁《保的不是6,是信心!——全面解读11月经济金融数据》(12月17日):潜在增长率不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改革开放来释放增长潜力,取决于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是否充分激发,企业家、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充分调动,等是等不来的。应充分估计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我们提出:“该出手了!减税基建降息降准,第二次入世”。随后央行2020年1月1日全面降准,再次验证了我们的前瞻性判断。8、持续降息之后央行再度全面降准,我们在此次大讨论中完胜。我们为什么观点鲜明?因为我们追求客观、专业、实战、接地气,敢于面对现实、成功和失败,不断进化学习。不坐而论道,不模棱两可,更不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放眼过往,没有敌人,只有师友。相由心生,修身修心。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做了20多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感没人可以阻止趋势的力量,对市场多一些敬畏,对研究多一些客观专业精神。越大气越成功,越努力越幸运。我们都深爱这片土地,深爱这个国家,多一些建设性,少一些抱怨。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相信未来!相信梦想的力量!二、此次降准略超市场预期,信号明显,央行指出新年伊始降准,主要目的在于对冲春节前现金需求,增加金融机构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从而更好引导民企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第一,从降准时点来看,元旦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元旦后春节前居民、企业、财政、金融部门的流动性需求大,央行指出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第二,从降准力度来看,此次降准力度大、全面降准、没有置换MLF,且实施动作快。此次全面降准50BP,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并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降准力度仅次于2019年9月,并未置换MLF。第三,从降准效果来看,此次降准更有针对性,注重增加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小微和民营企业。与此前降准不同,此次央行强调大银行要下沉服务重心,中小银行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都要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在此次全面降准中,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有利于增强立足当地、回归本源,此外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在LPR换锚的背景下,能够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三、我们认为本次降准主要有四大原因:支持专项债配合财政发力稳增长、对冲年初流动性缺口、缓解LPR改革和贷款合约基准切换产生的银行净息差压力、降低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第一,支持专项债,财政发力稳增长。财政部已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年初专项债发行将进一步增加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压力。12月发改委批复基建项目超1.5万亿元,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提前,今年1月2日起四川、河南和云南三省专项债将公开招标发行,而2019年首批发行是1月21日起,同时基建投资加速将加大信贷需求,信用扩张给商业银行准备金带来压力。本轮降准释放资金、缓解准备金压力,助力财政发力稳增长。第二,春节现金需求、TMLF及逆回购等货币政策工具到期引发流动性缺口,降准释放资金缓解流动性压力。年初流动性紧张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年末企业发放奖金、居民现金需求增加,现金漏损增加,2014-2019年年初M0环比增量均值为12737亿元,预计2020年年初M0需求也将达到1.2万亿元左右。二是1月资金到期量达到8575亿元,包括6000亿元逆回购到期,2575亿元TMLF到期,流动性缺口进一步加大。第三,LPR改革和贷款合约基准切换使降息具有非对称性,资产端利率下滑幅度超负债端,降准能够有效缓解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一方面LPR应用范围逐渐从新增贷款拓展至存量贷款,未来MLF利率下调将带动所有贷款利率下行;另一方面,我国存款端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并且存款对商业银行总负债占比达68.2%,而MLF余额占比仅为1.2%。因此MLF降息对资产端影响远超负债端,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信贷投放意愿减弱,信用扩张承压。此外包商银行事件后,货币市场信用分层加剧,同业融资难度明显加大,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缩表压力。中小银行是服务民营企业和落实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中小商业银行的负债难显然不利于提升民营小微企业的贷款占比。本次降准释放8000亿资金,增加货币市场流动性,缓解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压力,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助力信贷投放,缓解存量贷款合约基准转为LPR带来的净息差和信用扩张压力,为降息打开了新空间。第四,降准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LPR加点有望进一步压缩,带动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下行。LPR改革后,LPR=MLF+加点,其中加点幅度取决于18家商业银行的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降准向商业银行释放资金、节省利息支出,有效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未来LPR加点有望再度压缩。2019年下半年以来央行施行“全面+定向”降准和“小步快跑”式降息,信用溢价走阔使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不降反升,9月末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不降反升2BP,本次降准进一步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打开空间。四、此次降准将有利于经济企稳、提振市场信心、利好股市,但对债市、通胀及汇率的影响有限。未来扭转“货币宽、信用紧”局面仍需更加丰富的财政货币政策。实体经济方面,降准有助于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有助于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长,但扭转“货币宽、信用紧”仍需更丰富政策组合。降准将提振信心,引导资金支持民营经济和制造业,并能配合支持财政发力和基建增长,在财政货币发力、贸易摩擦暂缓和部分行业补库存的支撑下1季度经济将短期企稳,2020年中将再度下行。此外,我们此前报告《金融偏紧,流动性分层,稳增长财政政策由于货币——点评11月金融数据》(12月11日)指出,受经济下行、信用分层、金融周期顶部以及非标融资渠道被阻断等因素影响,当前货币环境呈现“货币宽、信用紧”局面,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仅靠降准难以扭转信用扩张乏力,从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亟待更加丰富的政策组合。通胀方面,此次降准对通胀的影响有限。本轮CPI通胀是超级猪周期引发的结构性通胀,主要是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飙升所致,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同比增速持续下滑。11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9.1%,较10月上升3.6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较10月微升0.1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4%,较10月下降0.1个百分点,2019全年持续下滑。PPI和核心CPI反映总需求不足,总需求偏弱的背景下降准难以触发全面通胀。股票市场方面,降准能够提振股市信心、活跃市场,支撑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当前贸易摩擦缓和《证券法》修改、注册制推行等资本市场改革带动风险偏好提高,经济短期暂时弱企稳迹象出现。在此条件下,降准能够有效提振股市信心和风险偏好,助力宏观经济企稳:一是目前股票市场指数和估值均处于历史地位,股价上涨将触发财富效应,提振消费信心;二是股价上涨能够带动企业IPO和增发融资,不仅能扩张制造业投资需求,而且能带动PE、VC投资意愿,逐步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债券市场方面,前期市场已普遍消化降准预期,叠加降准和基建发力有利于推动经济短期内暂时性企稳,在货币政策宽松的窗口下,本次降准对债市的影响有限。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国家将进一步研究采取降准和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种措施,降低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市场降准预期升温,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6BP,降准利好以前被市场消化。此外,贸易摩擦边际缓和、降准叠加基建发力将共同推动经济短期内弱企稳,因此整体来看在货币政策宽松的窗口期,本次降准对债市的影响有限。汇率方面,中美利差所有收窄,但贸易摩擦缓和有效缓解了汇率压力,降准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影响有限。2019年下半年以来,央行降准降息压缩了中美利差,但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不升反降,主要受摩擦缓和影响。12月13日中美就第一阶段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其中美方暂停原定于10月15日对中国2500亿美元产品提高关税,该协议改善出口预期,人民币汇率止跌回升。因此预计本轮降准不会给人民币汇率带来明显压力。房地产方面,降准不改“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但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叠加房地产调控政策回归中性有助于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降准不等于大水漫灌,不会刺激房地产泡沫。8月LPR改革通过设置1年期和5年期及以上品种,建立了实体经济和房地产市场间资金流动的“防火墙”,12月贷款合约基准切换进一步巩固了该“防火墙”,并且7月以来银行贷款、信托、保险、海外债等融资渠道尚未放松,降准对楼市的影响有限。但伴随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加强逆周期调节,叠加部分省市限购等调控政策回归中性,有助于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五、建议2020年货币政策进行正常的逆周期调节,不大水漫灌,该降息降息,通过小幅、高频、改革方式降息,引导实际利率下行。疏通利率的传导机制,改善流动性分层,消除所有制歧视,纠偏房地产融资过紧,对刚需和改善型需求给予重点保障,从宽货币转向宽信用。短期来看,为弥补春节流动性缺口,降准后还需配合逆回购、MLF、TMLF等货币政策工具投放流动性。1月逆回购、TMLF、PSL等货币政策工具到期、春节现金需求、专项债融资增加以及基建项目发力,流动性缺口约3万亿,本次降准释放8000亿难以完全对冲。货币政策要保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在降准的基础上,未来央行会继续通过逆回购、MLF、TMLF等货币政策工具投放流动性,填补流动性缺口。中长期来看,货币政策应坚持以我为主,服从于国内经济形势和改革发展大局,适时适当降准,辅以TMLF、MLF、OMO、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缓解企业融资难题,解决流动性分层困境。小幅、高频、市场化、改革式降息,通过降低OMO、MLF等政策利率,引导贷款利率、债券利率和企业实际利率下行;此外,由于MLF影响数量和范围有限,建议继续探索DR007、3个月期Shibor利率成为利率市场化的引导,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向纵深发展。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方面,继续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信贷渠道、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以及预期渠道。(1)信贷渠道:匹配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和信贷市场体系;(2)利率渠道:健全LPR在市场利率中的引导作用,降低实体企业融资实际利率,发挥利率渠道与信贷渠道的联动效应;(3)资产价格渠道: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有效匹配,减少对于银行信贷依赖度,支持通过高风险偏好的风投资金,支持新经济融资;(4)预期渠道:继续保持央行与市场积极深入的沟通,强化信任,加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积极引导作用。房地产政策方面,建议2020年从过度收紧回归中性稳定,中央的定调是“三稳”,不是“三松”也不是“三紧”。老成谋国是时间换空间,一方面要防止货币放水刺激资产泡沫,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过度收紧主动刺破引发重大金融风险。过度遏制房地产合理的融资不仅加重经济下滑,而且加重经济金融风险。房地产一半是金融,一半是实体经济,是制造业,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条较长,有必要推动改革更多地发挥其实体经济的功能,回归居住属性和制造业属性。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放水刺激到过度收紧。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利用时间窗口推动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关键是金融稳定和人地挂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最根本还是要扩大改革开放,放开市场准入,恢复企业家信心,激发新经济、服务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家积极性。我们建议财政优于货币,减税基建降息降准,第二次入世。2020年财政政策要更积极,平衡财政转向功能财政,上调赤字率和专项债发行规模,赤字和专项债达到两个“3万亿”,支持减税和基建,放水养鱼,扩大内需。在货币政策效果有限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应承担更大责任,且财政政策是结构性政策,可以解决货币政策难以解决的结构性问题。第一,适度扩大赤字尤其是中央财政赤字,赤字率可突破3%,赤字总额3万亿,为减税降费和增加支出稳基建腾出空间。第二,增加专项债额度至3万亿元。尽快修改地方债务终身追责,允许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和区域中心城市进行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投资。第三,优化减税降费方式,从当前主要针对增值税的减税格局转为降低社保费率和企业所得税税率,提升企业获得感。第四,增加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避免财政收入增速下行背景下地方政府出现“乱收费”等恶化营商环境的行为。第五,削减民生社保之外的开支,精简机构人员,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第六,改革财政体制,给地方放权,稳定增值税中央和地方五五分成,落实消费税逐步下划地方。

赞(0) 打赏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股票怎么玩 » 任泽平点评1月全面降准:全面降准 你让猪怎么想?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